蔡文基 醫師(內湖康寧醫院)

 

椎間盤突出是常見的脊椎病變,而引起神經痛也是最困擾患者的疾病之一,它好發在青壯年的生產階層。椎間盤突出也是最常被誤認為必須要開刀手術才能治好的病。有人甚至願意花費數萬元去打雷射,以求免挨一刀即早康復,在此借此篇短文簡單介紹關於椎間盤突出疾病病因,正確的治療及預防。

1. 椎間盤突出病因:
椎間盤是脊椎骨上下椎體之間的軟性連結結構,它主要提供脊椎穩定及緩衝功能。椎間盤的外圍是由很強的纖維組織交織構成。而核心部分,在兒童至成人早期是由膠狀物物質; 隨著年齡老化,最後核心會脫水形成硬核。一旦脊椎受到超過負荷壓力或外傷,椎間盤內部的核心會受力推擠而偏移,一旦壓迫到神經就會引發疼痛及連帶位置的神經痛或麻的症狀 。

椎間盤突出可以出現在脊椎的任何位置,包括頸椎、胸椎及腰椎都有可能發生。但是腰椎是較為好發位置。如果壓迫到坐骨神經會引起背痛放射牽引到後臀中央或後腿麻痛無力的坐骨神經痛。

椎間盤突出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創傷(如搬運重物) 的因素、基因、環境久站久坐,老化、家族史。文獻記載男性發生率約9.1/1000,而女性發生率約4.2 /1000。

2. 椎間盤突出症狀:
椎間盤突出主要都是經由創傷、搬運重物後誘發產生。常見情形是突然抬超過負荷重物,造成急性背痛,後續漸漸伴隨出現延伸到後臀或後腿的坐骨神經痛或其他延伸而出的神經痛。腰椎椎間盤突出常伴隨坐骨神經痛。患者會有背痛及麻到臀部、大腿後側甚至於小腿。在休息臥床時即稍微不痛,但站立或坐時疼痛加劇。但是此時針對感覺疼痛部位做直接壓迫,並不會有明顯壓痛情形出現。

患者常會表示當咳嗽或打噴嚏時會加重背痛或神經痛,或是當深吸一口氣時也會加重疼痛。臨床上必須和臀部肌膜炎,脊椎感染或脊椎腫瘤作區別。例如臀大肌肌膜炎會表現出像椎間盤突出的坐骨神經痛,但是針對疼痛部位施壓則有明顯的壓痛情形;而脊椎感染或脊椎腫瘤在靜臥休息時依然會持續疼痛能。若是未能仔細病歷詢問及詳細檢查,這些疾病一般而言容易被誤診為椎間盤突出的坐骨神經痛。

3. 椎間盤突檢查:
一般的理學檢查方式包括對疼痛部位施壓,檢查有無明顯的壓痛情形; 下肢伸直抬高檢查,是否有誘出明顯的背痛情形。另外必須定位麻痛部位的相對神經分支以協助診斷。一般的X-光片檢查,可能會看到椎間盤高度減低。進一步影像檢查包括CT 及MRI。 若是有突然加劇的神經症狀或是造成大小便功能異常產生(脊髓馬尾症候群),應立即安排核磁共振(MRI)檢查,並且必須立即進行手術減壓。

4.椎間盤突的治療:
絕大部分的椎間盤突出是不必經由手術治療即可痊癒的。90%的病人在三個月內會緩解症狀。目前了解的症狀解除原因是已突出的椎間盤會脫水萎縮;急性發炎反應緩和,椎間盤物質被吸收掉。所以正常建議治療方式是短暫3-4天臥床休息,並使用藥物治療或復健治療,都會漸漸康復。

必須要手術情形包括下列情形: 保守治療如藥物及復健仍無法改善症狀者; 有進行加重性的神經症狀者;神經症狀進而影響到大小便功能者;持續6週以上的神經症狀無法改善者;復發症狀或發生假性跛行者,以上都可以考慮以手術減壓來治療。文獻上的統計在原來位置椎間盤突出復發率是百分之5,在相鄰近位置發生機率是百分之20。

目前手術治療方法相當多包括微創減壓(包括雷射汽化、微波燒灼、脊椎內視鏡減壓、經皮穿刺探針椎間盤切除) ,傳統顯微鏡輔助手術,傳統小傷口手術減壓等。都各有優缺點,必須詳細和醫師討論為宜(最好有second opinion) 。

手術常見併發症包括:開錯病變脊椎的節數及開錯脊椎的左右邊、傷口感染、手術後持續性的神經炎,手術引起神經傷害,或造成脊髓包膜 (dura sac)破裂後,腦脊液滲出引起頭痛。其他併發症包括晚期脊椎感染,椎間盤突出復發或術後脊椎不穩,減壓不完全而引起持續疼痛等。所以手術結果有良好效果者只佔了80%。

5. 椎間盤突的預防:
對於椎間盤突出最重要的預防就是避免超越體力搬重情形及避免脊椎持續受到壓力(應避免站立過久或曲背坐姿過久,如職業駕駛人或服務業人員)。若是30歲前發生椎間盤突出,則可能和家族遺傳有關,所以有椎間盤突出家族史的病人尤須重視背部的保養及日常工作的正確姿勢。椎間盤突出的發病年齡一般介於30-50歲較可能和勞動及工作有關。針對病因預防措施方法是不超量或高頻率負重、適當利用護具以保護背部、規則運動以維持骨骼及肌肉的健康。而一旦有症狀時應該找脊椎專科醫師,尋求正確醫療照顧。

常見到民眾有背痛症狀時習慣尋求非正規治療,被部份專業素養不足的接骨師診斷出椎間盤突出及坐骨神經痛,更甚者是亂看X-光片說是脊柱側彎,而時效上不能耽誤的脊椎感染或脊椎腫瘤被當成普通背痛治療。脊椎被亂整一通後,沒病變有病,不但有後遺症而且花錢還招災,實在要特別小心。

蔡文基 醫師(內湖康寧醫院)